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新闻中心>专题专栏>两会专题>代表意见

西藏干部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将“绿色”植入“基因”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8-01-29

来源:西藏日报

“我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村里人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本能意识,在村里随处都可以看见主动捡拾垃圾和房前屋后自觉栽种树木的群众。”自治区人大代表、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党支部书记达娃说道。

琼林村位于南伊沟景区内,这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独特的珞巴风情给村里带来不少旅游收入。“以前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大山、大树和花花草草也能为我们带来收入,大家现在更加珍视这片青山绿水了。”

琼林村的变化,只是我区干部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相继启动实施“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建立区、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七市地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95%,生态系统保持完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保护好青藏高原的一草一木”已经成为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自治区人大代表、林芝市委书记马升昌说,林芝市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14.3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达653.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6%;深入推进城市“三化”工程,八一镇绿化覆盖率达46.2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下一步,我们将以生态保护为支撑,大力实施国土绿化,确保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2万亩,用好绿色发展新优势,走出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路子。”马升昌告诉记者。

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做好阿里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自治区人大代表、阿里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彭措介绍,2017年,阿里地区植树造林4082亩,完成3个村580户无树户消除工作;狮泉河镇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处理率达75%;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冈仁波齐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札达土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

近年来,日喀则市也紧紧围绕生态林“保起来”、城市林“绿起来”、景观林“美起来”、经济林“富起来”的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国土绿化进程。包括“一百万亩”植树造林、森林围城项目、山体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等在内,总投资达820余亿元,大力实施全域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切实推进日喀则市绿色生态产业综合实力。自治区人大代表、日喀则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巴桑次仁从事环保工作多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特别是市县两级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水平提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美丽西藏工程,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构建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绿色强区,确保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良好。对此,自治区环保部门已作出了周密安排部署。

——继续加大生态工程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修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水源地保护等生态环保重点工程投入力度,统筹好山水林田湖保护项目。

——继续强化生态产业支持。支持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沙棘种植、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依靠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落实生态富民任务。

——继续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以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前提、以发展精品高端生态旅游为抓手,积极建设西藏色林错野生动物保护观赏区和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做好生态监测、监管和评估,为国家公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继续提升生态产品质量。结合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认真解决以贫困地区为主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问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力促全区生态产品质量有新提升。

——继续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加快推动生态红线划定和落地。同时,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指引,进一步细化生态保护政策措施,优先考虑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并通过规划引领,落实项目、拉动投资,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回到首页

国务院客户端

政务APP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