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委员达娃来自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村,担任该村六组“双联户”户长一职。
“我有两个孩子,去年他们都考上了内地西藏班,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安徽合肥,想到两个出生在农村的娃娃,都能去大城市学习、长见识,我感到由衷欣慰。”达娃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再回来建设可爱的家乡。
达娃一家的耕地不多,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采挖虫草、外出打工获得。而在以前,虫草外销、外出打工,由于交通不便的缘故,还是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2014年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斗玉珞巴民族乡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观。“平坦的柏油马路,拉近了我们与城市的距离,不少乡亲在外面开阔了视野,他们通过发展民族手工业和旅游业,开家庭旅馆、开餐馆,靠自己的双手致富,生活也变得更加幸福美好。”达娃说。
美好的生活,不仅体现在大环境的变化,更体现在达娃一家住宿条件的日益优化中。
达娃告诉记者,以前,斗玉村群众的平房破破烂烂,猪狗牛羊乱跑,坑坑洼洼的泥路上满是牲畜粪便。现在,村里的条件好了——每一户的房子都宽敞漂亮,路好走了,晚上路灯明亮,垃圾也有人处理。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奔小康劲头更足了。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为加快边境地区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将一二线边民补贴分别提高1000元,达到2700元和2500元,引导腹心地区群众向边境一线搬迁。规划投资300亿元,实施宜居宜业宜游的边境小康村建设,让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人民与全区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共同奔跑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达娃说:“这些年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们搬进了漂亮的新居,村子从道路、环境、医疗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变了,都在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了许多好政策,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