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占青藏高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全区地形可分为藏北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藏东峡谷地带三大区域。境内山脉大致可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一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境内超过8000米的高峰有5座,其中,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中尼边界上。西藏的平原主要分布在西起萨嘎、东止米林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若干河段以及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中下游河段和易贡藏布、朋曲、隆子河、森格藏布、朗钦藏布等的中游河段。

西藏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空气密度的60% -70%,高原空气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5%--40%。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1443.5-3574.3小时,其中阿里地区大部、日喀则市西部在3000小时以上,那曲地区中西部、日喀则市东部、山南市西部为2800--3300小时,那曲地区东部、昌都市西部、拉萨河河谷、年楚河河谷为2500-3000小时。气温低,积温少,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 4°C -12. 1°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月平均气温6月或7月最高,1月最低,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在15°C以上,气温日较差冬季大、夏季小。降水少,季节性明显,夜雨率高,年降水量在66.3-894.5毫米之间,呈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规律,年内降水高度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量的80-95。干季时间长,多大风,夏季多冰雹和雷暴,大部分地区年大风日数在30天以上,西部和北部高达100-160天,以冬、春季最多,西藏冰雹多,居全国之首。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干旱、洪涝、雪灾、霜冻、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大,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区域气候变暖明显,尤其是1991-2010年西藏增温强烈,升温率达0.79°C/10年,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区域。


西藏水资源丰富,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河流、湖泊是最重要的部分。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8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多达100余条,是中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亚洲著名的长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都发源或流经西藏。西藏湖泊众多,共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总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其中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有816个,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有3个,即纳木措、色林措和扎日南木措。西藏有冰川11468条,冰川面积达28645平方千米,占全国的49 %,冰储量约2533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5.32%,年融水量31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3.4%,均居全国之首。


受复杂环境影响,西藏土壤类型很多,按其成土特点、分布规律和主要利用方向,可划分为森林土壤、农业土壤、牧业土壤和难利用土壤四大类型。其中:耕作土壤归属16个大类,主要有山地灌丛草原土、潮土和亚高山草原土,分别占全区耕种土壤面积的33.81%、12.83%、12.38%。


西藏各地的植被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呈现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并可划分为7个主要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灌从、草甸、草原、荒漠和高山植被。据统计,全区有高等植物6600多种,隶属于270多科、1510余属,其中有多种我国独有或西藏独有的植物,受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38种,列人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有40种,另有214种被列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内。


一是光照资源。西藏太阳年总辐射值达到140-200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近两倍。

二是风力资源。西藏是全国大风(≥8级或17米/秒)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大风日数多达100-150天,最多可达200天,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多4-30倍。

三是水资源。据统计,全区水资源总量4394.65亿立方米(不含地下水),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6.21%,居全国第一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亩均占有水量也均居全国第一;全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4亿千瓦,均居全国首位。

四是草场耕地资源。全区有天然草地13.34亿亩,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4.11%,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11.29亿亩;耕地面积662.66万亩(实控区550.75万亩),其中水田62.26万亩、水浇地398.21万亩、旱地202.19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77.02万亩。

五是森林资源。全区林地面积1783.64万公顷,森林面积147.56万公顷,人均森林面积达49000平方米、居全国第一,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2.88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人均拥有活立木蓄积量达76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1.98%,为全国第五大林区。

六是植物资源。全区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其中855种为西藏特有,高等植物6600多种,其中苔鲜植物700余种,蕨类和种子植物5900余种。食用菌有松茸等415种,药用菌有灵芝等238种。农作物方面,全区有青棵、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等品种及约20个科、110余种的蔬菜。

七是动物资源。全区有野生脊椎动物795种(其中125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的1/3以上,196种为西藏特有),其中哺乳类145种,鸟类492种(其中22种为西藏特有),爬行类55种,两栖类45种,鱼类58种;有昆虫4200余种、水生浮游动物760多种。全区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藏羚羊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80%以上,黑颈鹤越冬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80% ,野耗牛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78%。

八是湿地资源。西藏拥有各类湿地面积652. 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3%,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二,是我国湿地类型齐全、数量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90%以上的湿地保持原生状态,其中玛旁雍措、麦地卡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九是矿产资源。西藏目前已发现的矿种(亚种)有103种,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49种,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000余处。其中发现能源矿产5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3种;发现金属矿产32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9种;发现非金属矿产64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26种;发现水汽矿产2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种。全区已发现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铬、铅锌银多金属、钼、铁、锑、金、盐湖锂硼钾矿、高温地热、天然矿泉水等,均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中,铬、铜保有资源储量,盐湖锂矿资源远景及高温地热储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西藏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催生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品质优异、典型性强、保存原始的旅游资源。全国165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西藏有110个、占2/3,在全国旅游资源系统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西藏共有各级各类风景名胜资源点1424处,优良以上资源点99处,目前可供游览的景点300多处。已开发A级旅游景区76处,其中,国家5A级2处、4A级14处、3A级18处、2A级28处、1A级14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即布达拉宫一大昭寺一罗布林卡;国家地质公园3处,即易贡、札达土林、羊八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即纳木措一念青唐古拉山、雅砻河、唐古拉山一怒江源;国家森林公园9个,即巴松措、色季拉、玛旁雍措、然乌湖、姐德秀、班公湖、热振、尼木、比日神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座,即拉萨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即拉萨、日喀则、江孜;历史文化名镇2处,即山南市昌珠镇、日喀则市萨迦镇;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6处;各级自然保护区47个,其中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14个、地县级24个,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 35%,居全国首位。西藏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丧葬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点4277处,已登记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4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分别是:(1)布达拉宫,西藏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堡建筑群,解放前是历世达赖的冬宫,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拉萨市中心;(2)大昭寺,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位于拉萨市中心;(3)哲蚌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拉萨三大寺中的最大寺庙,位于拉萨市西郊;(4)拉让宁巴,位于拉萨市城关区;(5)邦达仓,位于拉萨市城关区;6)桑珠颇章,位于拉萨市城关区;(7)冲赛康,位于拉萨市城关区;(8)拉鲁颇章,位于拉萨市城关区;9)喜德寺,位于拉萨市城关区;(10)门孜康,位于拉萨市城关区;(11)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位于拉萨市城关区;12)色拉寺,位于拉萨市北郊;(13)罗布林卡,位于拉萨市西郊,解放前为历代达赖的夏宫,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14)聂塘卓玛拉康,位于曲水县;15)小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16)噶丹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所建,位于达孜县;(17)平措林寺,位于拉孜县;{18)查木钦墓群,位于拉孜县;(19)萨迦寺,系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位于萨迎县;(20)白居寺,位于江孜县;(21)扎什伦布寺,系历代班禅额尔德尼驻锡寺,位于日喀则市;(22)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23)帕巴寺,位于吉隆县;(24)曲德寺、卓玛拉康、大唐天竺使出铭,位于吉隆县;(25)帕拉庄园,位于江孜县;26)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27)昌珠寺,位于乃东区; (28)吉如拉康,位于乃东区;(29)达杰林寺,位于乃东区;(30)藏王墓,吐蕃王朝时期藏王的墓葬群,位于琼结县;(31)敏珠林寺,位于扎囊县;(32)松卡石塔,位于扎囊县;(33)康松桑卡林,位于扎囊县;(34)桑耶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院,位于扎囊县;(35)扎塘寺,位于扎囊县;(36)朗赛林庄园,位于扎囊县;(37)拉加里王宫遗址,位干曲松县;(38)仲嘎曲德寺,位于隆子县;(39)拉隆寺,位于洛扎县;(40)贡嘎曲德寺,位于贡嘎县;(41)吉堆吐蕃墓群门塘·得乌琼石刻,位于洛扎县;(42)色喀古托寺,位于洛扎县;(43)列山墓地,位于朗县;(44)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位于波密县;(45)卡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位于卡若区;(46)小恩达遗址,位于卡若区;(47)昌都强巴林寺,位于卡若区;(48)查杰玛大殿,位于类乌齐县;(49)芒康县盐井一古盐田,位于芒康县;(50)邦纳寺,位于索县;(51)其多山洞穴岩画,位于班戈县;(52) 科迦寺,位于普兰县;;(53)托林寺.位于札达县;(54)古格王国遗址,位于札达县: (55)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札达县;


编制实施《2013至2030年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制定实施《自治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抓好江河源头区、草原、湿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资金56.46亿元,造林绿化124万亩。坚持把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作为特区,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目前,全区已建立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8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7个自然保护区,全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5%、居全国第一。中国科学院监测研究报告显示,全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江河湖泊及地下水水质均为一、二类,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天候达标。林芝、山南被批准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拉萨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00个西藏特有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全区藏羚羊由6万只恢复到15万余只,藏野驴由5万头恢复到8万多头,马鹿由1500头发展到10000多头,黑颈鹤由5700只发展到14000余只?

(一)历史地理

拉萨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迁到拉萨,后历经千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0年1月,设立拉萨市;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拉萨市成为自治区首府。

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东西长约277公里,南北宽约202公里,东与林芝市相连,西与日喀则市交界,南与山南市接壤,北与那曲地区毗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世界文化遗产1处3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5年底,拉萨市总人口90.25万人,同比增加30.05万人、增长33%。全市下辖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堆龙德庆县(县改区已获国务院批复)、达孜县、墨竹工卡县8个县(区)及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48个乡、9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224个行政村、43个社区。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拉萨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充分发挥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的总要求,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条底线,稳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党建统市、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依法治市“六大战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项工作持续走在了全区、全国藏区和全国首府城市的前列,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持续优化、文化繁荣发展、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空前提升,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的良好局面。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9.46亿元,是2010年178.91亿元的2.18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04亿元,是2010年176.46亿元的3.1倍;公共财政预算收人82.42亿元,是2010年15.02亿元的5.4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8亿元,是2010年88.45亿元的2.3倍;工业增加值48亿元,是2010年19.72亿元的2.4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6元,是2010年5003元的2.1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6908元,是2010年16567元的1.6倍。据中国社科院2015年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拉萨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列全国38个主要城市之首,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GDP杠杆指数9项指标高居榜首,其中公共安全连续5年第一,公共交通、城市环境、社保就业、GDP杠杆指数连续4年第一,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连续4年进人前三名,公职服务指标连续3年进人前三名。


(一)历史地理

日喀则史称“藏”。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人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将日喀则分为6个万户。20世纪初,西藏噶厦政府把日喀则提升为“基宗”。和平解放后,1951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临时工委;1960年,分别成立日喀则、江孜专员公署;1964年,合并为日喀则专员公署;1978年,改称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日喀则撤地设市,设立地级日喀则市。

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西南部,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西衔阿里地区,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北靠那曲地区,面积18. 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境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悬湖”—长芝冰川湖,有扎什伦布寺、江孜抗英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12个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处69个点。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5年底,全市总人口78.33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增长1.3%。除藏族外,全市还有汉族、回族及未识别民族成分的夏尔巴人。全市共设17县1区,即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聂拉木县、萨嘎县、岗巴县和桑珠孜区,辖175个乡、2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643个行政村、30个社区。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日喀则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发展稳定先行市目标,深人实施“抓住一个优势,运用两种手段,打造三个经济带”(抓住一个优势,即各县区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筛选,从中选取一个既有竞争力又有发展潜力的优势资源,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开发;运用两种手段,即运用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打造三个经济带,即打造以桑珠孜区、白朗、江孜、拉孜、仁布、萨迦等县区为代表的城郊经济带,以南木林、谢通门、昂仁、萨嘎、仲巴、岗巴等县为代表的牧矿经济带,以康马、亚东、岗巴、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萨嘎、仲巴等县为代表的旅游边贸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战胜了“4·25”地震等重大灾害和各种困难挑战,开创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民生改善、宗教和睦、生态良好、党建加强的好局面。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84亿元,是2010年的1.93倍;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人9.51亿元,是2010年的2.84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12亿元,是2010年的2.28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分别为24080元、7590元,分别是2010年的1.64倍、2倍。


(一)历史地理

山南史称“雅砻”。公元前2世纪初叶,西藏第一个藏王聂赤赞普在此建立了“博”部落,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起事于雅砻河谷,建立吐蕃工朝,并将都城由琼结迁至拉萨。和平解放后,1956年,成立山南分工委、山南“基巧”办事处。2016年1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山南地区,设立地级山南市。

山南市位于西藏南部,东西长约418公里,南北宽约317公里。东连林芝市,南临印度,西南靠不丹,西北与日喀则市接壤,北临拉萨市,边境线长约630公里,面积约7.97万平方公里(其中争议区土地面积约2.87万平方公里),素有“西藏粮仓”之称,平均海拔3700米,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18个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处500个点,是藏文化的发祥地。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5年底,山南市总人口36.12万人,同比增加0.2万人、增长0.6%。全市共设12个县,即乃东县、琼结县、扎囊县、贡嘎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措美县、错那县、隆子县、曲松县、加查县、桑日县,辖24个镇、58个乡(边境乡24个、民族乡5个)、556个行政村(居委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山南市按照自治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及地区“四基地一核心”(藏中特色优势产业基地、藏中能源接续基地、藏中现代服务业基地、藏源旅游基地,把山南建设成为藏中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定位和“两圈两带”(泽当和空港经济圈、沿江和边境高寒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实施工业强地、文化强地、生态强地三大战略,全力以赴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强基础、扩开放,全面推进“六个模范区”(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生改苦、民族团结、生态美好、改革开放模范区)和“七个山南”(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清廉山南)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分别完成113.62亿元、145.91亿元、11.6亿元、40.11亿元、23881元、8991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14.2%、190%、165.2%、103.5%、68.4%、107.7%;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7.2%、180.7%、144.5%、100.3%、117.1%、112.7%,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历史地理

林芝是藏族等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公元7世纪,吐蕃政权建立,工布地区纳入“约茹”(左翼)军政区域管辖。和平解放后,1956年6月,成立塔工“基巧”办事处;1960年2月,成立林芝地区专员公署;1964年5月,撤销林芝地区专员公署;198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林芝地区;2015年3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林芝撤地设市。

林芝市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东西长约647公里,南北宽约353公里,东与昌都市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市交界,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河流广布,有雅鲁藏布大拐弯等6条较大峡谷,水能蕴藏量约为1.18亿千瓦以上,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巴松措、南伊沟和鲁朗4个国家4A级景区。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5年底,全市总人口22.75万人,同比增加1.51万人、增长7.1%。主要有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纳西族等民族和僜人。全市共设7个县(区),即巴宜区、工布江达县、朗县、米林县、察隅县、波密县、墨脱县,辖54个乡镇,498个行政村(居委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林芝市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稳定为前提、以产业为抓手、以民生为根本、以生态为支撑、以党建为保障,突出生态旅游产业、农牧业特色产业、水电能源产业、藏医药产业、文化产业,着力推动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努力探索具有林芝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开创了科学发展、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民生改善、生态良好、党建加强、边疆巩固的新局面。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4.33亿元,比2010年增长94.3%,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达47435元,比2010年增长7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人完成8.63亿元,比2010年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74亿元,比2010年增长2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10800元,比2010年增长99.6%;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3.3%,高出全区7.1个百分点。


(一)历史地理

昌都是最早有原始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公元7世纪,被吐蕃征服。元朝时归人中央政府管辖,民国时为西康省一部分。1950年10月,昌都解放,是西藏最早得到解放的地区;1960年1月,成立昌都地区专员公署;1969年4月,成立昌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2年6月,恢复昌都地委;1978年11月,恢复设立昌都地区行政公署;2014年12月,完成撤地设市工作,设立昌都市。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南北长约445公里,东西宽约527公里。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相望,东南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相连,南接林芝市,西接那曲地区,北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为邻,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60米以上,境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是我国及亚洲东南部主要河流的上游集结区之一。全市有A级景区16个,登记文物点67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5年底,全市总人口78.42万人,同比增加4.39万人、增长5.9%。主要有藏族、汉族、回族、纳西族、珞巴族等28个民族。全市共设11个县(区),即卡若区、贡觉县、江达县、芒康县、边坝县、左贡县、洛隆县、丁青县、察雅县、类乌齐县、八宿县,辖138个乡镇、1142个行政村(居委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昌都工作,于2012年10月专门召开了区党委昌都工作会议,制定优惠政策、落实相关措施、明确目标要求,打造藏东经济强区,筑牢稳定铜墙铁壁,努力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昌都。昌都市委、政府以此为契机,贯彻落实区党委特别是陈全国书记关于做好昌都工作“六个强化”“六个新型昌都”等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强工兴市、带动两翼、东西发展、创建基地、夯实三基”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昌都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呈现出速度快、质量好、效果明显、后劲充足的良好态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2.02亿元,比2010年增长96.8%;固定资产投资172.64亿元,比2010年增长19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38.4亿元,比2010年增长14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10.24亿元,比2010年增长2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2734元,比2010年增长7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预计7650元,比2010年增长108.9%。


(一)历史地理

阿里史称“羊同”,公元4至5世纪建立象雄王国,后成为吐蕃属地。1956年,成立阿里“基巧”办事处;1960年,建立阿里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成立阿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1969年,中共中央决定阿里地区党、政、军工作委托新疆自治区领导,1980年1月1日重归西藏自治区管理,军事工作仍隶属新疆军区。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青藏高原西南部,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约680公里,东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日喀则市接壤,北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相邻,西南与克什米尔地区及印度、尼泊尔等国毗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上的高原”。境内山系众多,素有“万山之祖、万水之源”之称,著名的冈仁波齐峰被许多宗教教派共同奉为“神山”。此外,还有玛旁雍措圣湖、古格王国遗址、札达土林、班公湖鸟岛等景区(点)。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5年底,地区总人口10.85万人,同比增加0.21万人、增长1.98%。全地区共设7个县,即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改则县、革吉县、措勤县,辖37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居委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5年,阿里地区围绕自治区确定的“六对抓手”、强化“六动措施”、坚守“三条底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的关系,用足用活优惠政策、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7.4亿元,年均增长15.12%,是2010年18.5亿元的2.02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5亿元,年均增长18.98%,是2010年21.6亿元的2.38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人完成2.95亿元,年均增长23.2%,是2010年1.04亿元的2.8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8亿元,年均增长15.55%,是2010年4.36亿元的2.0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9万元,年均增长8.15%,是2010年1.96万元的1.48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31元,年均增长18.43%,是2010年3451元的2.33倍。


  • 地形
  • 气候
  • 水系
  • 土壤
  • 植被
  • 自然资源
  • 旅游及文物
  • 生态环境保护
  • 拉萨
  • 日喀则
  • 山南
  • 林芝
  • 昌都
  • 那曲
  • 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