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昌都地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前  言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平均海拔3,500米,地区幅员面积10.8万平方公里,辖11县,人口61万。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昌都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时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就瞩目,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既是昌都地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发挥独特优势,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中央和区党委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以及昌都地委、地区行政公署的有关决定和建议,并在征求有关方面建议的基础上编制的,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昌都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和对策措施等,并作为行业规划的依据。规划年限为5年(2006-2010),同时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十五"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时期既是我地区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第一个五年。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狠抓五个重点,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了15%的年均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很大进展,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现代产业建设开始起步,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实现"十一五"时期昌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末,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年均增长15%,为"九五"末的2倍,其中第一产业10.8亿元,第二产业8亿元,第三产业13.7亿元;五年全地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6亿元,年均增长15%。
  农牧区经济长足发展  始终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不动摇,加快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十五"末,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6.1亿元,年均递增5%,完成"十五"计划的106.6%。粮食产量达16.5万吨,肉类产量达6万吨,奶产量达6.8万吨。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11个县城面貌焕然一新,44个小城镇初具规模。"十五"期间全地区完成了11县46个小城镇规划的审查工作,并配合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开展了123个乡村规划。现已初步形成了类乌齐模式、贡觉阿旺模式和昌都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示范和打下基础。"十五"末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12.6%。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呈较快增长势头,产业结构比例关系趋向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58:15:27调整为33:25:42。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五年来,全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8.9亿元,年均增长18%,水泥、发电量分别累计完成34.7万吨和48,151万千瓦时。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成功引进了区内外一批企业在昌都落户,为昌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区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全区最大的引资项目"玉龙铜业"在昌都落户,注册资金6.25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已于"十五"末正式启动。五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5个,完成投资6.4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05亿元,年均增长35%,创历史最高记录。五年中,交通完成投资35亿元,增加公路里程1,847公里,比"九五"增长34%;能源完成投资17亿元,发电能力比"九五"增加2.9倍,比"九五"末新增用电人口13.36万人;通信完成投资2.5亿元,教育完成投资6.4亿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乡镇机关建设完成投资2.4亿元,地县公检法完成建设投资2.3亿元,林业建设完成投资3.11亿元。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继续加大。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  "十五"末,全地区个体工商户达到7,255户,从业人员15,236人,注册资金18,921万元,分别较"九五"末增长55%、2.4倍、2.6倍;私营企业117户,注册资金13,643万元,分别为"九五"末的3.3倍、15倍。至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创税6644万元,为"九五"末的2.5倍。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十五"末地区实现"普六"目标,"普九"已完成4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全地区有卫生机构242个,其中:政府兴办的各级医疗机构153个,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名;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3.7%和84.5%。全地区实现就业再就业4,1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地区共建立敬老院15所, 老年社区服务中心5个,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财政金融事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十五"期间,全地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6亿元,年均增长15%;各项税收完成2.74亿元,年均增长1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98亿元,年均增长21.85%;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年均增长20.31%;累计发放农牧业贷款14.2亿元,累计发放基本建设前期费用贷款13.46亿元;保险费收入4,106万元,比"九五"增长66.77%。信贷保险事业的发展,为支持地区经济建设、防灾补损、安定人民生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扶贫和农发工作成效突出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通过实施"两大开发",农牧区基础设施有效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相对贫困人口(即人均收入低于1,300元)由"九五"末的68.8%下降为25.8%。
  受援工作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高度重视受援工作,切实加强与对口支援的四川省、天津市、重庆市、中国一汽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远洋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武钢和非对口支援的安徽省、海南省、贵州省、深圳市的交流、沟通,有条不紊地开展好各项受援工作,对援藏干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充分支持、生活上充分关心。五年来,受援各种资金和物资3.9亿元,为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区党委"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主动治理、强基固本"的反分裂斗争16字方针,坚持以"两手"对"两手"的反分裂斗争策略,按照"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一手抓维护好正常的宗教工作秩序,一手抓打击达赖集团分裂渗透活动;同时开展了"严打"整治工作、缉枪治爆和"追逃"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对资源纠纷、拖欠民工工资和上访积案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等综治组织的作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为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末,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44元,其中现金收入934元,较"九五"末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比"九五"末增长40%,全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000元,比"九五"末增长89%。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七大亮点:
  --一产稳步发展,以粮食连续5年丰收为标志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产重点突破,以金河电站投产和玉龙铜矿开工为标志的能源、矿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农牧民共享发展成果效果明显,以类乌齐、阿旺、昌都镇为模式的小城镇建设和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取得突破,农牧民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瓶颈制约不断突破,以89%的乡通公路、36%的农牧民用上电(新增用电人口13万)、乡乡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为标志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改善;
  --农牧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以实现"普六"、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部分县实现"普九"为标志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社会局势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以服务型政府的初步形成为标志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初步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思路,团结奋斗的重要时期,是我地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时期,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昌都地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十一五"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的5年,既是昌都地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更新理念,创新思路,丰富发展内涵,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昌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第一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昌都和西藏其它地区一样,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
  一、机遇。"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发展环境比"十五"更为有利。特别是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重大决策,为整个西藏包括昌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昌都建设藏东经济区的战略任务,所有这些都为昌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为昌都地区发展创造了更加宝贵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对能矿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这都为昌都能矿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加大,昌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注入更多的活力。
  二、优势。
  --环境优势。昌都地处横断山脉,这一区域是目前我国原生态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全地区森林面积37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4.18%。草地面积567万公顷,水面4.58万公顷,水资源总量771.1亿立方米。日照充足,年降水量400-600毫米,空气洁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各类野生动物400余种。良好的环境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资源优势。昌都具有丰富的以铜、铅、锌、金、银等为代表的矿产资源;有以"三江"为代表的蕴藏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有以虫草、松茸等林下资源为主的生物资源;有以优质农作物、草场、牦牛、藏羊、藏猪等在内的农牧资源。这些都为做大做强本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实现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区位优势。昌都是西藏的"东大门",毗邻川、滇、青三省,具有东出、西联、南下、北上的区位优势。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藏东经济区"已具备了与周边经济区域互动发展的条件。"东出"就是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西联"着眼于青藏铁路建成后的经济联动;"南下"可构建以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带,"北上"以联合青海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挥这一区位优势,促进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聚集,联合周边地区,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独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藏东经济区。
  三、挑战。青藏铁路胜利通车、林芝机场正式通航,拉萨至日喀则铁路、阿里机场将在近期开工,其它兄弟地区的交通、能源等发展环境在"十一五"期间都必将有很大的改善,发展机遇、发展后劲及竞争力比昌都地区更强,发展优势更为明显。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昌都将会滞于边缘化,这是严峻的、必然的挑战。
  

第二节  存在的矛盾及困难


  "十五"时期,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昌都在全区仍处在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的状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西藏还处于中下等水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是制约昌都发展的"瓶颈"。目前,交通落后仍然是制约昌都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道317、318横穿东西,214国道纵贯南北,构成了昌都地区的基本公路骨架。303省道是边坝、洛隆两县唯一通道。地县乡道没有构成网络,断头路多,逢进必返。地区公路整体水平低,公路密度小,公路等级低,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地区公路数量少,公路总里程7252.89公里。等级外公路比例高达 49.5%,非油路面511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51%,晴雨通车公路里程2349.86公里,占总里程的43.06%。通公路乡镇118个,占乡镇总数的85.5%,仍有14.5%的乡镇和53.84%的行政村不通公路。
  航空运输受气候、航站条件制约,不能满足需要。能源建设薄弱,总装机11.7万千瓦,人均不到全区平均水平,尚有64%的农牧民未用上电,广大农牧民生活能源仍以薪柴为主,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水利设施量小质低,条件简陋,只能提供灌溉面积38万亩,人均只有0.62亩,33.68万人饮水困难,44.71万人饮水不安全。此外,通信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一二三产业发展基础差、不平衡,实现大发展困难较多。农牧业基本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产量低,规模小,产业化刚起步,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相比差距很大。二、三产业薄弱,规模小、效益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支撑作用不大。水电、矿产、旅游、建材、藏药等还未形成支柱产业,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后劲。
  三、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7个县未实现"普九",办学条件虽有所改善,但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短,文化素质低。科技水平低,各类人才短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明显。文化事业规模小,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卫生事业落后,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抵御"空中渗透"的形势严峻。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矛盾突出。
  四、城镇化水平低,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欠账太多。目前,全地区城镇人口为5.28万人,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全地区十一县,除昌都县城供水到户约占居民总数的40%外,其余十县均无供水到户的给水系统,目前仍保持着分点供水的状况;县城道路中主干道近两年虽然得到改善,但排水、公共卫生、垃圾处理条件均无资金投入,城镇脏、乱、差的落后状况较为明显。
  五、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危害人民生产生活。由于特殊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每年局部地区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震、干旱、洪灾、霜冻、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类型多、频度高、强度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危害严重。
  六、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维护稳定工作仍需加强。相对于其它地市而言,昌都地区历来是达赖集团在区内渗透的重点地区,加上寺庙多、僧尼多、境外非法认定活佛多、非法出入境多、社会流散枪支多等因素,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社会稳定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第三章  "十一五"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方针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定位


  今后五年,昌都地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党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中央支持、全国支援与自身努力相结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以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带来新变化,以新变化促进新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小康昌都"、"平安昌都"、"和谐昌都"。
  一、发展思路 地区"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按照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及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坚持地委、行署制定的"坚持目标、打好基础、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
  --坚持目标 即坚持中央提出的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中等水平,2020年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区党委、政府确定的"一加强、两促进"的跨越式发展及建设藏东经济区的目标不动摇,"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到"十一五"末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达到自治区的平均水平;
  --打好基础 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交通、能源、水利、通讯、教育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昌都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突出重点 就是在资金、物资、人才有限的情况下,在发展中有所侧重,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方针;
  --协调发展 一是要注重统筹城镇与农牧区的协调发展;二是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统筹各县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注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道路;五是处理好自我发展与争取外援的关系,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六是要继续抓好局势稳定工作,构建"平安昌都"。
  二、经济发展定位。按照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与中部地区的联系,密切与周边省份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建设藏东经济区。保护好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以特色资源开发为重点,发挥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靠西朝东、接轨东南,抓好三个发展极"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目标。
  --靠西  就是紧紧依靠自治区首府拉萨,紧紧依靠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依靠中央对西藏的特殊关心和支持,依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昌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核心和动力源泉;
  --朝东  就是扬我之长,避我之短,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借助处于西藏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加快出省公路的改造与完善,加快能源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赋予"茶马古道"、川藏、滇藏公路新的发展内涵,使昌都与内地密切联系成为整个西藏与内地相连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促进矿产、能源、旅游等支柱产业发展;
  --接轨东南  依靠214国道,与滇西北已形成的旅游经济圈接轨,为融入甘孜、昌都、迪庆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圈打基础、上规模、创名牌创造条件;
  --抓好三个发展极  一是抓好江达县矿产业发展极,以玉龙铜矿开发为龙头,加快推进昌都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抓好芒康旅游业发展极,结合两江水能资源开发,以旅游业为突破,构筑"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经济圈,促进广大农牧民增收;三是抓好昌都镇商贸中心建设发展极,使昌都成为藏东的商贸中心城市。构建江达、贡觉、芒康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基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


  一、基本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地区各族群众。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稳步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县的优势和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的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战略方针。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主要实施六大战略。
  --科教兴昌和人才强昌战略。要贯彻教育先行、科技为本的原则,优先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干部教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完善各类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加强培养实用人才和现有人才,积极引进适用型和紧缺专业人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提高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的进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引进消化、促进转化的原则,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提高劳动者运用科技的能力,增强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增强全地区对外经济合作能力,进而增强我地区在区内外的经济竞争力。
  --改革开放带动战略。继续按照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西藏扩大开放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决消除阻碍加快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坚持对外开放,特别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变单向物资依赖为双向市场互补,实现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的互利互惠、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对外开放要有选择地进行,按照有序、渐进的原则,积极开放人才市场,商品流通市场,重点引进能源开发、农畜产品系列开发和旅游、矿产、藏药等各类投资实体,加快改善硬件设施,促进地区软环境的提升。
  --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行产业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抓好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特色农牧业和藏药业、农畜产品加工、林下资源加工、民族手工业、建筑建材五大特色产业,及优势矿产业、特色旅游业和能源产业三大支柱产业。
  实行区域非均衡战略,以三级增长为中心、以公路沿线为重点进行产业布局。使昌都镇尽快成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级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县乡镇经济增长的功能;使10个县城成为二级中心,担负起促进引导县域经济增长的功能;使各乡镇成为三级中心,发挥强化农牧区经济的增长效应。三级增长中心与公路沿线布局,构成点--轴开发格局,以点连线,以线连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投资拉动战略。以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各种投资为主,积极扩大外来投资和社会投资;以小城镇建设和农牧民安居工程为载体,引导农牧民群众正确消费,积极消费,激活民间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在科学、高效管理投资建设的同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带动群众增收。
  --产业带动战略。依靠体制创新、技术进步和政策优惠,通过内引外联,积极发展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特色产品为核心、特色品牌为支撑、特色产业为依托的产业体系,在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领域形成经济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培育竞争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3135"※ 工程,带动昌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农牧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地部署产业开发重点,适度开发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促进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节  突出的重点和亟需解决的难点


  --以"三横四纵"为目标,加快各类公路提级改造和公路延伸建设进程,基本形成县际公路网络,确保乡(镇)通公路和80%的行政村通公路;
  --以基本解决农牧区用电问题为目标,努力实现藏电外送;
  --在巩固"普六"、 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
  --逐步建立起区域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
  --以扩大中心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结合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加快实现城镇化;
  --逐步形成新时期产业发展体系,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有质的飞跃;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千方百计扩大社会投资,确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需求;
  --以农牧民增收为着力点、落脚点,建立农牧民群众增收的长效机制;
  --确保社会局势稳定,构建平安昌都、和谐昌都;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深入贯彻安全生产各项法规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力争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四章  "十一五"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继续保持"十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的态势,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本世纪中叶同全区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一、主要目标。"十一五"末,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力争达到全区的平均水平,2010年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主要综合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实现五年翻一番达到65亿元,占全区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3%提高到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区同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年均增长25%的速度,由"十五"末的1亿元力争达到3亿元。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到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年均增长16%,进入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生活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社会就业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0人。各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依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到2010年,实现国道黑色化,力争县通油路80%,乡镇100%和建制村85%通公路。加强乡(镇)客运站(点)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电力装机容量和建设规模达到26万千瓦,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使电力人口覆盖率达到95%,消除无电乡(镇)、无电村。纯牧业乡(镇)冬春草场基本建成围栏。灌溉条件初具规模,力争达到人均1亩水浇地,地区中心城镇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各县城达到30年一遇的标准。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乡乡通邮,逐步拓展行政村通邮工作;70%的行政村通电话并延伸至自然村,50%的乡(镇)能上网,100%的乡(镇)能传真。
  ---产业建设取得突破。在稳定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和培育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35%。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加快昌都县改市建设步伐,加强城镇居民住房建设,提高中心城市和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城镇化率达到20%。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全面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到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2%,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年。公共卫生事业特别是农牧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力争实现妇幼"两纲"目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外来资金的利用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积极参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合作与竞争。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7万公顷,大气、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状态,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60%左右。
  --推进"和谐昌都"建设进程。全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改善僧尼的生活环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稳定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昌都"。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  标
2005年
实际
2010年
目标
年均增长
目标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亿元)
32.48
65
15%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元)
5360
10000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
3
25%
预期性
县通沥青路率(%)
36
80
 
预期性
乡镇通公路率(%)
89
100
 
预期性
空中航班(次)
570
1200
 
预期性
空中航线(条)
2
4
 
预期性
电力人口覆盖率(%)
43
95
 
预期性
乡镇通邮率(%)
70
95
 
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5
35
 
预期性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13
40
 
预期性
城镇化率(%)
12.6
20
 
导向性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
90
95
 
导向性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4.1
7
 
预期性
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2
3
 
约束性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7500
12000
 
预期性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1844
3820
16%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5
 
预期性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
4195
11000
 
约束性
地区总人口(万人)
61
65
小于13‰
预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4.7
4.7
 
约束性
城镇垃圾处理率(%)
50
80
 
约束性
城镇污水处理率(%)
 
60
 
约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1.29
 
约束性

  二、远景目标。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富裕;产业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特色经济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教育发展取得明显进步;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区经济;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区同步进入全国中等行列。
  --形成具有昌都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体系,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结构;
  --建成以昌都为中心的藏东城镇体系;
  --形成具有藏东特色的区域经济;
  --建成具有藏东特色文化的和谐社会。
  

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 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牧业产业化为抓手,以深化农牧区改革为保障,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深化农牧区改革,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引导农牧民过上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农、林、牧、水、生态项目35项,规划投资56亿元。
  --力争"十一五"末农牧业增加值由10.8亿元增加到13亿元,粮食产量由16.6万吨增加到18.1万吨,牲畜存栏数由372万头稳定至353万头,商品率达到45%,肉产量7.73万吨,奶产量6.79万吨。农牧区人均占有粮达650斤,人均纯收入达3,820元;
  --在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实施以牧民定居、农房改造和扶贫搬迁工程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力争完成44个重点小城镇(含11个县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22个小康示范村的建设;配合小城镇建设和小康示范村(点)的建设,力争完成45,900户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建设任务。完成11县纯牧业乡(镇)的草场承包责任制。完善对游牧民的登记管理制度。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加大争取力度,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能源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发展条件,突破瓶颈制约,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
  (一)交通:"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交通项目6项,规划投资103亿元。
  --"十一五"末实现地区境内国、省道黑色化,确保80%的县通油路,11县28个乡(镇)小城镇建设道路硬化,"十一五"头两年实现乡镇100%通汽车,"十一五"末实现行政村85%通汽车,加快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和7个出境通道的改扩建,类乌齐、芒康、昌都三县实现村村通公路。
  --完成邦达航站扩建工程,力争"十一五"末航班数量比"十五"末增加2倍以上,航线由"十五"末的2条增加到4条以上(如昌都至:重庆、昆明、丽江或香格里拉等),旅客吞吐量达到15万人次,开通航空邮政、货物运输业务。
  (二)能源:"十一五"规划建设能源项目7项,规划投资50.14亿元。
  --重点抓好扎曲河果多电站、各县二级电站和小水电、微水发电的建设,使地区装机容量由"十五"末的11.7万千瓦增加到26万千瓦。加快以昌都为中心的藏东电网建设,加强城镇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实施农网"户户通电"工程。力争"十一五"末乡通电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到95%,使农牧区用电人口超过30万。
  --加快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水电资源开发为重点的藏电外送基地规划和前期工作。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金沙江、澜沧江1,000万千瓦系列水电站的项目立项和建设。积极配合国家有关单位做好规划和勘探工作,为逐步开发建设"三江"3,000万千瓦水电项目打好基础。
  三、加快实施科教兴昌和人才强昌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昌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教育的战略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继续落到实处。
  (一)教育:"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教育项目4项,规划投资6.28亿元。
  --2007年,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并逐步提高"普九"的水平和质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2%以上;
  --2010年,教育发展综合水平达到全区中等偏上水平,全面实现"两基",加快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初步形成功能齐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较高,适应昌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
  --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干部教育体系,加强地委党校(行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人才培养教育专项基金,突出重点行业,培养急需人才;
  --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
  (二)科技:"十一五"规划建设科技项目3项,规划投资0.25亿元。
  --加强科技工作,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转化、推广和应用,重点
  引进和发展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畜产品开发、能源建设、建筑建材、民族手工业、藏药生产、生活用能等方面技术;
  --依托县乡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县、乡职业技术培训,建成一批科技综合开发示范区和示范乡、示范户;
  --"十一五"末,全地区农牧科技贡献率力争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科普知识普及率达到60%,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50%。
  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昌都"  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着力点,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积极推进"和谐昌都"建设进程。
  (一)民政、劳动保障:"十一五"期间规划项目14项,规划投资1.73亿元。
  --认真贯彻国家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再就业培训水平,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培育劳动力市场;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把城镇所有劳动者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基本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服务体系。
  ---开展农牧区社会保障试点,逐步建立覆盖农牧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抗灾救灾等工作,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卫生:"十一五"规划建设卫生项目7项,规划投资0.85亿元。
  --"十一五"期间,加强县级卫生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完成138个乡镇卫生院和1319个行政村卫生室的改造和新建,逐步配齐县、乡、村三级卫生人员,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全面普及农牧区医疗制度,完善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管理措施,提高农牧民免费医疗国家补助标准,由2005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人均130元,使农牧民群众参加筹资率达到95%以上;
  --"十一五"末实现全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农区达90%以上,牧区达85%以上;
  --11县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50%的乡卫生院建立结核病防治点;大骨节病病区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力争全地区基本消除麻风病;
  --全地区食用加碘盐覆盖率达到90%,人群尿碘水平达100微克/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控制在5%以下;
  --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20%和15%;
  (三)文化:"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文化广播电视体育项目15项,规划投资4.4亿元。
  --加强文物和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
  --繁荣文艺创作,完善激励机制,实施精品战略。按照"5个一"工程要求,力争每年推出反映昌都新变化、新生活的文艺作品;
  --全地区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5%,50%以上的居民能收听到3~5套以上广播节目;
  --全地区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5%,50%以上的人口能收看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积极推进电视传输数字化;
  --农村电影放映基本实现"2131"目标;
  --加强地区档案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图书公共信息建设;
  --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逐步加大投入,改善公共体育设施,优化体育资源配置,重视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有重点地发展现代体育项目,提高竞技水平。
  (四)安全生产: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依法惩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严格执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减少交通安全事故;
  --建立健全应急突发事件处理体系。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
  五、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按照资源条件和发展方向一致性的原则,建设藏东经济区,建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县域发展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城乡和人与资源和谐发展。
  "十一五"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及小城镇建设项目10项,规划投资5.3亿元。
  --"十一五"末,力争使城镇规划区面积达到26.08平方公里,规划区人口达到1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0%。
  (一)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把昌都镇建成藏东第一城市。启动昌都(市)镇新城区规划,完成老城区改造,有序地推进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加快昌都县城市化进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能,提升城镇形象;加快地、县两级城镇消防体系建设。
  (二)完善和提高芒康、类乌齐、江达三县县城的城市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服务"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矿产开发加工的中心。
  (三)加快国道317、318、214和省道沿线各县县城基础设施改造,结合农牧民安居工程,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重点发展国道3线沿途小城镇的建设,促进人口适度集聚。
  六、推进产业建设,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按照自治区确定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抓好地区矿产、水电、旅游等能够带动昌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建设,切实抓好民族手工业、农畜产品加工、林下资源加工、藏医药、建筑建材等能够迅速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五大特色产业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特色产品为核心、特色品牌为支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力争 "十一五"期间使全地区产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走出一条符合昌都实际的现代化产业建设与发展道路。
  "十一五"规划建设产业项目5个,规划投资38.28亿元。
  --构建新时期的产业结构:20:35:45。其中: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9亿,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建筑业增加值10亿,农业增加值稳定在13亿。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三大产业链。
  一产上水平:积极推进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种植业基本实现良种化、机械化、部分地方实现集约化和专业化;畜牧业基本实现良种化。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在抓好已建成的类乌齐县牦牛育肥,江达县西邓柯良种繁育、果扎牦牛种畜、觉拥绵羊种畜基地等基础上,推广种植、畜种改良和饲草基地的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基本建成昌都、芒康、洛隆、丁青、左贡优质青稞基地,边坝、洛隆、丁青优质油菜基地,昌都、芒康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三江流域荞麦生产基地,江达、类乌齐、丁青、昌都、边坝藏东北牦牛产业基地,江达、贡觉、察雅、芒康、左贡、八宿藏系阿旺绵羊产业基地,江达、芒康肉山羊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林木和果品加工工业。建设左贡、芒康、察雅、八宿核桃、果树、花椒等经济林木生产基地;继续加强芒康菌类开发加工基地建设,新建江达、贡觉、昌都三县林下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建设丁青、类乌齐、昌都、江达、察雅藏东北优质冬虫夏草提高附加值研发基地;做好名贵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基地试点;对昌都高山峡谷区特有的多种高山花卉进行人工种植、繁育,积极引种外地的名优花卉品种。大力发展木材精深加工,积极发展森林旅游。
  二产抓重点:加强有色金属和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为大规模的开发提供资源依据。以优势矿产资源为基础,重点抓好铜、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以玉龙铜矿为依托,到2010年力争年产铜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创造地方工业增加值8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12%左右,使之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而带动铅、锌、制酸等相关产业发展, 形成水电-建材-冶炼-化工产业链。各县要依托各自资源的比较优势,有步骤地开发其它优势矿产资源,有步骤地加快矿业开发进程,以矿业开发带动城镇和相关产业发展。
  能源业发展近期以逐步解决自身发展需要的能源为主,做好促进藏电外送基地的开发和建设。重点抓好扎曲河果多电站、各县二级电站和乡镇小水电的建设,使地区自用电装机容量由目前的11.7万千瓦增加到26万千瓦,确保玉龙二期年产10万吨电解铜的电力需求。同时继续加强电网改造等能源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使全地区95%的农牧民用上电。以建设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藏电外送大型电力开发基地为目标,做好促进加快以金沙江、澜沧江为重点的1,000万千瓦水电能力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促进最终实现三江流域3,000万千瓦藏电外送目标而奋斗。
  巩固并发展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一企一策"的方针,一是把"小"做"大",二是把"特"做"强",三是把"优"做"名"。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加工,创建优势品牌,逐步进入区内外市场。积极支持高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润啤酒昌都有限责任公司扩容增产。水泥产量至2010年达到30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啤酒产量至2010年实现年产5万吨,产值2亿元。抓好以藏药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组建藏药集团,发挥已通过国家GNP认证的地区藏药厂、利民藏药厂、日通藏药厂三家藏药生产企业的技术和生产优势,使藏药产量至2010年达到300吨,产值突破1亿元。
  根据昌都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基础,体现产品特色,突出差异性,避免与周边地区产品雷同或低水平竞争。抓好以牦牛、绵羊为主的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提高虫草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加快芒康松茸加工产业建设;加快吉塘藏靴、类乌齐腰刀、江达木雕、昌都民族饰品、翁达岗铜佛等民族手工业发展;抓好一批有资源、生产条件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如昌都毛发、昌都乳制品、芒康绿色食品等企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外来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力争外来投资企业的增加值达到10亿元。其中:力争2010年全地区乡镇企业产值每年递增10%,达到2亿元;民族手工业产值每年递增13%,达到8,90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每年递增15%,达到8.5亿元。
  三产大发展:一是发展以昌都镇为中心的商贸业,结合国家实施的"双百"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构建昌都连结11县和138个乡镇的商品流通体系,使之成为藏东的商贸中心;改造提升餐饮、仓储、商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二是以大香格里拉开发建设为契机,加快旅游景点建设,优化旅游景点布局,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培育旅游精品;打造"大香格里拉"品牌,做大做强"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强与滇川两省毗邻地区的旅游合作,努力构建藏滇川旅游环线。三是发展以满足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服务业。积极发展邮政通讯、金融保险、中介组织、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质量和内涵,面向农牧区,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启动和实施,以类乌齐为自然生态旅游特色的各景区建设,开发卡诺遗址旅游,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带动各县以旅游商品为主的民族手工业发展。形成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民族手工业-特色旅游产业链。力争"十一五"末接待国内外旅客40万人次。
  --以旅游业为切入点,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加快以旅游业、城市服务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增长,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提高并达到自治区中等水平(45%以上),实现地区服务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的目标。
  七、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昌都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区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合作与竞争,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十一五"规划改革、发展和政策措施研究重大课题5项。
  --研究制定有藏东特色的地区经济规划。
  --研究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着手,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到位、市场秩序规范、政府调控适时适度的新机制。
  --研究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市场监管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途径。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重点研究"三农"工作,调研和探索新时期农牧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和实现途径。
  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资源有偿、有序、有限使用的新观念,牢固树立合理利用资源就是保护的新思想,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解决生态问题的新理念,倡导生态文明,把加强和改进资源保护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节约资源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快速增长有机结合起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实施好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继续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建设。5年植树造林45万亩,提高植树造林的保存率,力争"十一五"末全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6%。按照国家"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建立一定规模的果树、核桃、花椒等产业基地。加强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启动农牧区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以草定畜,实现草原的永续利用,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各类建设用地管理;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合理适度开发;
  --进一步完善草场轮牧、休牧措施,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草场承载力;
  --加快农牧区生活能源建没,发展10千瓦级及其以下微水电站,在农牧区积极推广沼气示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对燃料的需求;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生态承载能力确定区域开发规模;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九、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确立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和法制观念、道德规范和执法行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法制保障。
  --继续加大乡村、社区文娱活动场馆建设,以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倡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
  --加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扎实推进"五五"普法,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宗教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全地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良好氛围,促进昌都的文明进步。
  --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维护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
  --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坚持"三个离不开"方针,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昌都的大好局面。
  十一、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建设平安昌都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局势稳定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局势稳定,不断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努力建设平安昌都,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始终坚持把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妥善处置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战斗力,坚持从严治警,继续改善政法部门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
  --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农牧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基层政权;
  --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积极支持驻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章  "十一五"地区发展的地区政策和保障措施


  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结合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措施:
  

第一节 认真贯彻党的政策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今年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深入贯彻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重要决策,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和政策保障。
  

第二节   调整经济结构


  一、宏观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在研究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制定结构调整的地区政策。
  二、基础设施、基础产业
  --争取国家支持,集中政府资源,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加大与自治区的衔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援藏投资向农牧区的倾斜。
  三、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充分运用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外来投资者在昌都兴业发展;
  --培育农牧产业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加协会"等经营模式,促进具有特色优势的农牧产品发展;
  --加大培育特色产业力度,启动品牌建设行动。
  

第三节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贯彻落实政策
  --继续实行以民为本的政策,取消一切不合理的负担;
  --继续实行与完善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的有关政策;
  --深入贯彻关于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的方针政策;
  --继续全面贯彻关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
  二、引导与鼓励
  --在"三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土地草场使用权有偿转让,合理流转,培植种田、养畜和特色农牧业大户;
  --鼓励农牧业综合开发,坚持"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大量吸收农牧民劳动力;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导农牧民更广泛的应用新技术;
  --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加大牲畜出栏率,每年提高畜产品商品率2个百分点;
  --大力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确保80%以上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新居;
  --鼓励有一定特长与技能的农牧民向中小城镇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农畜产品市场建设,在11县县城和公路沿线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建立农贸市场;
  --积极规范和完善农牧产品的营销服务体系。培育农牧区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多种形式的专业产销网络,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培训目标达到90,000人(全地区9万户农牧民每户1人),使之成为掌握一、二门劳动技能的致富能手;能人培训2,000人(1,319个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各1人),使之成为掌握一、二门劳动技能,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初高中毕业生离校前成为掌握一、二门劳动技能的新型农牧民。
  三、加强调研
  --深入开展实地调查,动态地掌握、了解和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学习、引进、吸收其它地区的好政策、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
  

第四节  加快改革与对外开放


  一、改革和创新
  --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耕地、草场等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体制机制入手,促进传统服务业增强活力,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继续营造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政策、法规、市场和舆论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空间。
  二、对外开放
  --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的政策和措施,简化审批手续,改变服务方式;
  --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目标责任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第五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前期工作
  --加强地区对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的领导,建立地区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设立前期工作基金;
  --逐步探索引进市场机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途径,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不断扩充项目库,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用成熟的项目争取投资建设的主动权。
  二、扩大投资渠道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吸引非国有经济投资基础设施;
  --加大争取国家和对口援助省市企业的支持力度;
  --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改革和办法。
  三、强化项目管理
  --切实落实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质量责任终身制;
  --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的稽察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加强重点工程的建后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第六节   发展社会事业


  --进一步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牧区医疗制度;
  --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为昌都发展贡献才智;
  --加快推进平安昌都建设,创建和谐社会,为昌都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七节  完善政策措施


  地区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加快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办法,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并形成激励机制:
  --围绕加大投资力度、产业建设,制定加快地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有关措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研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途径,尽快出台一系列促进增收的意见和对地区部门、各县的考核办法;
  --围绕地区加大改革开放、解决思想瓶颈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计划。结合地区实际,加大对地区各部门干部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意识的培训;
  --强化和完善对农牧业科研、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工作的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研究由政府就业再就业培训中心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可能性,出台相关办法;
  --研究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保证城镇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政策、措施、办法。
  

第八节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围绕规划任务,加强协调服务,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加强对规划贯彻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地区部门的责任,将规划纲要作为地区各项发展的具体工作指南,把各项目标和具体任务落实到年度,落实到各县、各部门的工作中。
  --加强政策协调落实,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科学安排财政预算,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引导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拉动的主导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引导社会投资向优势产业转移。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以增加农牧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为重点,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落实专项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做好地区专业规划之间及其与规划纲要的衔接。针对发展的特定领域和薄弱环节,编制实施好专项规划,为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时,要把握"规划是基础、设计是关键、建设是重点"的原则。各县要依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要求,立足本地实际,确立本县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组织实施好重大项目。着重组织实施好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产业建设、资源集约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和稽察,管好、用好国家投资资金,充分发挥好国家投资效益。
  --改进和完善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通过地区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使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把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各部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第六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附件(略)


  附件一:"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对照表
  附件二: "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
  附件三:"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任务分解表
  附件四:"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规划建议课题

回到首页

国务院客户端

政务APP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返回顶部